close

精實新聞 2009-08-31 07:44:45 記者 萬惠雯 報導

太陽能上半年半年報幾乎全出爐,除了中美晶(5483)仍保有獲利水準外,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的太陽能廠商都落入慘烈虧損的局面,其中過去貴為股王的益通(3452)甚至虧損逾半個股本,每股虧損幅度也為產業中最嚴重者達5.81元,一向被視為太陽能模範生的茂迪(6244)上半年也難逃虧損窘境,據估計,尚未公告財報的昱晶(3514)、合晶(6182)恐也將陷入虧損,產業寒冬可說是無人倖免。

掃視太陽能廠商上半年的財報結果,在太陽能電池端,益通、新日光(3576)都虧損達半個股本,每股虧損幅度分別為5.81元、5.15元的水準,最為嚴重,茂迪上半年也每股也小虧0.63元;而在太陽能矽晶圓端,原本首季仍「獲利王」的綠能(3519)第二季也受到存貨跌價損失的影響,導致上半年每股虧損0.93元,而合晶也難免受到轉投資持股達2成的陽光能源(0757.HK)上半年虧損了1.198億元人民幣,恐使合晶半年報受到不小拖累,而中美晶則躍居為上半年太陽能廠商唯一獲利者,EPS為0.51元。

針對太陽能廠商上半年的慘烈虧損,究其原因,首先則是太陽能產品價格在第二季時持續跌價到六月底,包括在矽晶圓端,平均報價自首季的5-6.5美元(以六吋多晶為例)跌至第二季的低點達3.5美元;而在太陽能電池端,平均報價也自首季的每瓦約2美元跌至第二季的低點達1.35-1.4美元的水準。

而在價格持續下滑下,廠商所面臨的存貨跌價損失則為其首重負擔,為了消化高價庫存廠商所面臨的兩種策略,其一為了消化庫存,故將高價料源做成成品賠錢出售,其二則是在季底時做存貨跌價的打消,兩種方式同樣都中傷廠商的獲利水準。

除了價格因素外,其它虧損原因還包括首季時需求不振導致的產能利用率不足,廠商海外轉投資子公司的虧損認列,以及客戶因價格崩跌而毀約,導致太陽能廠商需提列原本為該客戶備料的虧損所致。

而展望第三季,多數廠商認為本季將為「今年最好的一季」,也最有機會回復到正常獲利水準,近期廠商多半已感受到太陽能產品價格回穩,甚至部分訂單有稍微漲價的空間,稼動率也回到滿載的水準,部分廠商也重啟擴產計劃,可見第三季產業已回到較為熱絡的狀況,另外,廠商在高價庫存一次打消後,本季起存貨狀況也回到較健康的水準。

法人則表示,太陽能業產雖下半年整體需求轉佳,但預期財報公佈後雖有機會利空出盡並帶動股反彈,然廠商普遍獲利不佳恐引起市場有本益比過高之疑慮,因此預期股價反彈幅度恐仍有限。
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近期所看到的太陽能產業回溫狀況中,兩岸的太陽能廠商所看到景氣展望,大幅優於過去太陽能的主要生產地區─歐洲,可見在這一波太陽能景氣反轉下,中國、台灣的太陽能廠商所顯現出的價格競爭優勢、產品轉換效率等,使全球太陽能產業也出現了「轉單」的情勢,也使兩岸的太陽能廠默默的攫取到全球市占率,有助於長期兩岸太陽能產業的發展。

精實新聞 2009-08-05 10:29:36 記者 萬惠雯 報導

最新八月份太陽能模組報價出爐,無論在歐、美兩大太陽能市場,八月份模組報價都創下單月最大的跌價以及跌幅,據太陽能專業網站Solarbuzz所調查的數據,歐洲太陽能模組零售報價單月平均每瓦跌0.1歐元、而美國太陽能模組零售報價跌幅更達0.11美元,零售報價跌幅進一步拉大,對太陽能產業以及欲使用太陽能發電的終端用戶來說,邁向太陽能平價發電的時間點也愈來愈近。

據調查,最大的太陽能市場歐洲平均每瓦報價繼七月份下滑0.04歐元後,八月份再度跌價0.1歐元,為連續第十個月報價走跌,每瓦報價觸抵4.34歐元的低點;而美國平均每瓦報價也下挫達0.11美元,為連續第八個月報價走跌,每瓦報價抵至4.45美元。

Solarbuzz表示,八月份太陽能模組報價在兩大市場同步大幅走跌,單月共有創下紀錄的176筆價格調查都顯示為跌價,之前曾發生過在今年五月時,單月共有126筆跌幅的調查紀錄,太陽能終端價格的下挫,對使用者來說將為好事。

太陽能模組報價調查自去年十二月起開始下跌,但Solarbuzz也解釋,零售價格通常較模組出廠價格(factory gate)反應慢一至三個月,且零售價格通常比出廠價格高出80%左右的水準,但此也要看不同的市場以及模組的模式而定。

故僅管終端零售市場價格調查,仍看到沈重的價格跌幅,但以製造商的角度來看,普遍則認為第三季報價已止穩回升的看法,由於零售價與出廠報價時間點有約一季的落差,故報價「上下分歧」的情況也不無可能。

Solarbuzz認為,太陽能終端價格加速跌價,對用戶而言太陽能發電將更具有吸引力,故價格下挫所刺激的需求增加,可望補足2008年西班牙市場在改變太陽能補助政策後所流失的市場。


精實新聞 2009-08-28 08:08:16 記者 金正平 報導

中國太陽能電池製造商中電光伏(China Sunergy Co.,Ltd.)於27日美國股市開盤前發佈2009年Q2財報新聞稿:營收年減37%(季增89.5%)至7,010萬美元;本業每單位ADS純益達0.03美元,扭轉了Q1純損0.33美元的局面。根據Thomson Reuters統計,營收與本業每單位ADS純益將分別達6,079萬美元與0.01美元。

展望本季度,中電光伏表示以目前的能見度而言,太陽能市場預期會持續復甦,惟力道將低於原先預期。該公司預估出貨量將介於48-55 MW之間,不過均價較預期為低與產能利用率減少將令毛利率與Q2相仿。中電光伏並重申,全年度出貨量仍將介於150-200 MW區間,惟可能接近區間下緣。

中電光伏ADS 27日正常交易時段終場上漲4.73%,收4.65美元;盤後交易時段續漲0.22%至4.66美元。以收盤價計算,今年以來股價漲幅達17.7%。

中電光伏同時表示,Q2營收當中太陽能電池部分佔了5,450萬美元,季增率達58.4%。出貨量年增18.6%至41.5 MW,季增率達73.6%。此外,Q2毛利率達9.7%,遠優於Q1的-23.7%;混合平均售價(ASP)自Q1的每瓦1.64美元下跌至1.44美元(08年同期為3.37美元)。該公司先前預估出貨量將介於35-40MW;毛利率預估約達9%。

紐約時報25日報導,中國太陽能電池製造商尚德(Suntech Power)執行長施正榮在接受專訪時坦承,該公司在美國以低於材料、組裝與運輸成本的價格出售太陽能面板,藉此擴大市佔率。尚德全球業務與行銷部門總裁Steven Chan則表示,該公司將在未來1-2個月內宣布美國太陽能面板組裝廠的興建計畫。

精實新聞 2009-08-26 09:00:49 記者 郭妍希 報導

根據報導,中國太陽能業者受惠於政府慷慨的支援,已準備在美國興建模組廠,從而避過美國保護國內企業政策的限制。除了尚德外,中國垂直整合太陽能電池產品製造商英利綠色能源(Yingli Green Energy)也曾於近日宣布美國組裝廠的初步興建計畫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elinia 的頭像
    celinia

    Alpha Hunter

    celin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